2018年11月7日,由袁爭光管理的博道卓遠混合基金成立,彼時市場情緒極度低迷,上證綜指在2600點區(qū)域震蕩,甚至一度跌至2440點。
三年過去了,期間市場跌宕起伏,核心資產、成長風格輪換交替,截至2021年11月5日,博道卓遠混合A(006511)基金單位凈值為2.2460,凈值翻倍,成立以來收益率達124.60%,同期業(yè)績基準收益率38.10%。
博道卓遠混合是博道基金旗下第二只滿三年的公募產品,也是公司第二只滿三年凈值翻倍的公募產品,小博最近也和基金經理袁爭光聊了聊。
“心中想說的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這絕對不是簡單的客套。
袁爭光是一位以“靠譜”形象在直播間圈粉無數(shù)的基金經理,如果你看過他的交流,或許就能體會到,這是一位帶著為大家管好錢的初衷、兢兢業(yè)業(yè)的基金經理,在持有人托付的沉甸甸信任之下,發(fā)自內心的感謝。
算下來,袁爭光的從業(yè)經歷已經超過15年,投資管理經驗也有9年,而且比較特殊的一點是,他曾經獨立管理過債券基金也獨立管理過股票基金,而且業(yè)績都還不錯,是少有的“股債雙料”型基金經理。
“做債券投資的經驗給了我一定的宏觀視角,在自上而下方面有一定經驗積累。權益資產的投資,也讓我有了自下而上的積累”。
而且,因為債券投資關注的宏觀經濟變化,時間窗口通常在半年到一年半,數(shù)據的跟蹤頻率基本上是一個月一次,這種強度下的反復訓練,也讓袁爭光能很好地調整股票投資的心態(tài),“將投研精力從短期的信息博弈、非關鍵的邏輯中解脫出來,更加關注企業(yè)中長期競爭力”。
袁爭光偏好成長,但是,又非常強調公司估值的性價比,用他的說法是“低估值成長”,因為“任何資產都應該有其合理的價格,脫離了價格談投資價值是不完整的”。
具體到組合上,他的做法是均衡配置,不會在某個方向過于集中。
雖然均衡的組合也意味著基金業(yè)績很難在短期內實現(xiàn)爆發(fā)式收益,不屬于第一眼驚艷的品種,但是袁爭光相信,“通過適當?shù)木?,可以保障一攬子決策的集合是更大概率的正確,也會降低業(yè)績的波動性,從而提高投資者的持基體驗,在更踏實的道路上實現(xiàn)“慢富””。
袁爭光本人也是,作為博道基金“慢富”的課代表,低調但勤奮,看似不疾不徐,但功不唐捐,點滴積累,時間看得見。
本期『博道說』,聽袁爭光怎么說。
說產品:均衡配置,助力慢富
問1:博道卓遠混合成立滿三年,是博道基金旗下第二只成立三年凈值翻倍的公募基金產品,作為基金經理,也作為博道基金“慢富”的課代表,您有什么感想?
袁爭光:心中想說的除了感恩,還是感恩吧。
這個產品成立是2018年市場最低迷的時候,過程中也有過一些超預期的波動,好在三年過去,卓遠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回報。但是如果沒有大家的信任和包容,所有的工作和成果都將無從談起。
問2:您是如何進行博道卓遠混合的管理的?
袁爭光:博道卓遠是一只偏股混合基金,我配置股票的比例也相對較高一點,但是組合整體配置會比較均衡,不會過于集中在某個方向。
我覺得這樣可以將公司業(yè)績背后的支撐因素適當分散,從而提高一攬子決策的正確概率,也能降低業(yè)績的波動性,這其實也有助于優(yōu)化投資者的持基體驗,讓大家在長期投資的道路上更踏實地持有,實現(xiàn)“慢富”。
問3:您同時還管理了其他幾個“遠系列”產品,比如博道志遠和博道安遠,這幾個產品有什么區(qū)別?
袁爭光:主要在于產品的定位。
最不一樣的是博道安遠6個月定開混合基金,它本身的定位是個偏債混合型產品,規(guī)定的股票最高倉位是50%,適合那種風險承受能力中等,希望產品波動相對較小,但又長期分享優(yōu)質股票收益的客戶。所以我們把它設計為定期開放型,管住手,提高持有體驗。
對基金經理來說,控制好回撤比較重要,同時也力爭取得盡量高的收益,所以在這只產品上我對波動關注比較高,投資會偏保守一些。
而博道志遠和博道卓遠類似,剛才也說到是偏股混合基金,而且股票最高倉位可以到95%,所以相較于博道安遠來說,它們的股票倉位會更高一些,凈值波動也相對大一點,適合有一定風險承擔能力、追求較高預期回報的投資者。
目前為止,這兩類產品的總體表現(xiàn)都還在預期的范圍之內。
說經歷:超15年積累 股債雙料
問4:在您超過15年的從業(yè)經歷里面,首先做了6年行業(yè)研究員,然后當了3年的債券基金經理,后面開始管理股票基金,能否具體分享一下相關經歷,以及對投資有哪些影響?
袁爭光:我是2006年入行,最開始從研究員做起,當時我更多是去尋找市場預期差,比較崇尚翻石頭找股票。也是在這個階段打下了相對扎實的研究基礎,比如勤于看公告、勤于調研這個習慣是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的。
后面正好有個比較偶然的機會,就開始擔任債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助理,覆蓋宏觀和利率的相關工作,并且很快擔任了債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
做債券投資的經驗給了我一定的宏觀視角,我會更重視對宏觀、經濟周期以及利率趨勢等“自上而下”視角的把握,這對于拓寬股票投資的視野非常有益。
與此同時,因為宏觀經濟變化的時間窗口通常在半年到一年半,你對宏觀數(shù)據的跟蹤頻率基本上是一個月一次,這種強度下的反復訓練,其實也能夠很好地調整股票投資的心態(tài),將投研精力從短期的信息博弈、非關鍵的邏輯中解脫出來。
后面回歸權益投資,結合我所經歷的多輪不同經濟形態(tài)和市場周期,在股票投資方面越來越認同“長期投資、與優(yōu)秀同行”的理念,并把投資落實到“對優(yōu)秀公司的長期持有”這種理念中。
所以,做債券投資的經歷給了我一定的宏觀視角,在自上而下方面有一定經驗積累,權益資產的投資,也讓我有了自下而上的積累。
說特點: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
問5: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結合,如何在投研中實踐?
袁爭光:在“自上而下”方面,我主要是把握不同階段中宏觀和流動性的主要特征,比如去關注經濟運行中的美林周期以及宏觀流動性的變化趨勢等等,并在此背景下比較行業(yè)方向,形成一個大概的趨勢性判斷,這其實是有大類資產配置的視角在的。
而“自下而上”是我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工作模式。
從這個角度而言,我會大量地看原始公司公告,親自調研上市公司,通過把關信息輸入的源頭,從而保證相對有效的信息質量。
同時,我也會自己梳理投資邏輯,盡可能縮短決策鏈條,再結合內外部研究支持,特別是內部的深度研究和跟蹤,提升認知決策的正確概率,最終實現(xiàn)投資決策的相對大概率正確。
問6:具體會怎么來選股?
袁爭光:選股方面,除了大家常看的財務報表等定量指標外,我也比較看重一些定性因素,比如公司的成長性、當前所處的周期位置以及公司的長期競爭力水平等等。
特別是公司的長期競爭力,它的影響因素包括公司戰(zhàn)略、產品競爭力、市場空間和市場份額變化趨勢、護城河與供給競爭態(tài)勢、定價能力、公司治理、激勵機制等,要對公司做一個比較綜合的判斷。
說風格:不斷進化的低估值成長策略
問7:股票投資的風格是怎樣的?
袁爭光:在股票投資上,我覺得我的風格是價值和成長并重,比較注重性價比,但長期來看是偏向成長的,業(yè)內常用的標簽就是GARP風格(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我覺得也可以簡單一點概括為低估值成長風格。
問8:成長性高的個股一般估值比較貴,怎樣平衡估值與成長?
袁爭光:我比較看重成長與估值的匹配度,其中更看重現(xiàn)階段的周期位置、成長速度以及公司的長期競爭力水平。
具體在實踐中,我會通過與市場不同板塊的橫向比較以及自身歷史不同條件的縱向比較,總體對公司的估值百分位有個具體參考。
過去我對于估值很高的股票接納度相對會弱一些,但是近些年也結合成長性相對有所改進。
事實上,新能源、半導體、計算機、醫(yī)藥等領域我經過深入研究、密切跟蹤,一直還是有較多持倉的。
只不過,如果市場漲幅已經很大,并且預期高、估值高、機構持倉高的公司,我還是有所保留,因為我覺得從邏輯上來說,任何資產都應該有其合理的價格,脫離了價格談投資價值是不完整的。
另一方面,從自我認知的角度,因為股價它反映了市場的預期,如果說你在研究深度方面沒法在市場上做到更接近真相、更領先市場,對基本面沒有超額認知,那么你是很難在高估值股票上做出超額收益的,所以這類公司對我而言,投資的性價比相對也會比較低。
問9:市場中也有低估值股票價格持續(xù)下行,沒有出現(xiàn)價值回歸的情形,要如何避免這種“低估值陷阱”?
袁爭光:估值只是一個結果,形成當前估值背后的原因是公司的基本面狀況,包括前面所說的成長性、周期位置、長期競爭力水平等。
要想避免“低估值陷阱”,肯定不能簡單因為便宜而買股票,而是要去看它的長期競爭力是否突出,或者它的基本面是否有積極的變化因素。
說市場:股市重結構性 債市存配置良機
問10:今年以來部分周期類個股表現(xiàn)十分突出,您怎么看?
袁爭光:今年以來周期類股票的表現(xiàn)與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態(tài)有著很大的關系。
疫情后經濟復蘇,加上出口需求量大,所以原材料供應緊缺,上中游公司企業(yè)利潤大幅增長,不論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都呈現(xiàn)出較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周期類個股上漲也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所以在投資上保持自上而下的敏感性和全市場的視野還是很重要的,對這種投資機會的把握就顯得尤為關鍵。
問11:站在當前,您如何看待未來股債市場的投資機會?
袁爭光:股票市場方面,首先要把握經濟增長和通脹的具體幅度,以及這樣的形態(tài)組合對股票市場總體和方向性的影響。當前狀況下,我個人認為市場震蕩可能會明顯加大,結構性的機會更為關鍵。
其次要在經濟放緩的同時尋找漲價鏈條中的投資機會,包括利潤率提升的下游消費品,需求回升、成本改善的中游產業(yè)鏈以及長期供需結構較好的上游周期品。長期來看,我覺得可以戰(zhàn)略性地把握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巨大投資機遇。
債券市場方面,由于當前經濟回落的趨勢比較明顯,現(xiàn)階段CPI的壓力相對不大,貨幣政策仍著力于降低實體經濟融資利率,所以我認為債券市場存在配置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