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瞬息萬變,反復的疫情、加重的全球通脹、突發(fā)的地緣政治沖突……各種看起來的“壞消息”讓投資者神經(jīng)緊繃,時常處于憂慮邊緣。

 

市場波動加劇,我們會感到焦慮、恐懼再正常不過了,畢竟人性使然。

 

其實,投資大師們也并非生來就具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好心態(tài),他們在面對劇烈波動的股市也會感到憂慮、恐懼,甚至做出過錯誤的投資決策。

 

查理·芒格曾說,“作為投資者,沃倫·巴菲特比我第一次遇到他時好得太多了,我也是這樣的。所以訣竅就在于不斷學習。”

 

投資大師們的經(jīng)驗和教訓或許也是我們最好的“教科書”,小博整理了一些與大家分享。以下,祝有所得~

 


巴菲特:當股市走跌時,不要密切關(guān)注股市表現(xiàn)”


聞名華爾街的基金經(jīng)理彼得·林奇曾公開表示,自己十分欽佩巴菲特面對市場下跌時超乎常人的勇氣。但巴菲特并非天生就擁有過人的膽識,年輕時也向市場交過不少“學費”。

 

1942年,年僅11歲的巴菲特開啟了人生第一次股票投資,他說服了自己的姐姐多麗絲一同購買城市服務(wù)公司的優(yōu)先股。

 

同年6月,市場走勢低迷,美股一路下行。城市服務(wù)的股價從38.25美元跳水到27美元,多麗絲每天都在提醒他股價正在下跌,巴菲特也深感恐懼不安。于是,當股價回升至40美元后,巴菲特選擇了立刻賣出,落袋為安。

 

巴菲特坦言,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一看到股市上漲就非常高興”。19歲時他讀到格雷厄姆的著作《聰明的投資者》,書中第8章就是告訴投資者應(yīng)當如何看待股價波動。讀完后巴菲特興奮地表示,“原來阻擋我的眼光的障礙物馬上從我眼前消失了”。

 

幾十年投資生涯中,巴菲特逐步堅定了價值投資理念,優(yōu)秀企業(yè)的價值,或許并不在于短期的價格,更在于其如優(yōu)質(zhì)奶牛般不斷產(chǎn)奶的長期能力”。在2016年的一次采訪中,他建議投資者,當股市走跌時,不要密切關(guān)注股市表現(xiàn)?!?/strong>

 

市場下跌恐懼難耐,但如果公司的長期價值和我們的投資邏輯都沒有發(fā)生改變,倒不如關(guān)閉賬戶,將視線從市場的短期走勢上移開,耐心等待價值回歸。

 

霍華德·馬克斯:長期來看,好的決策一定會帶來投資收益”


2021年初,霍華德·馬克斯在備忘錄《有價值的東西》中記錄下自己和兒子安德魯?shù)膶υ?,兩人就價值與成長進行了深度探討和反思。

 

安德魯是一名成長股投資者,過去十幾年都以新興產(chǎn)業(yè)的成長股為投資對象,投資戰(zhàn)績斐然,甚至大幅領(lǐng)先他的父親——價值投資者霍華德·馬克斯。

 

不過,有趣的是,就在這則備忘錄公開沒多久,美國市場成長股和價值股的走勢又發(fā)生了逆轉(zhuǎn)。

 

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中,霍華德·馬克斯曾說:長期來看,好的決策一定會帶來投資收益。然而在短期內(nèi),當好的決策無法帶來投資收益的時候,我們必須忍耐。”

 

這句話也是對馬克斯自身投資決策的最好印證。

 

他相信,短期收益和短期損失可能都是暫時性的,二者都不是證明真實投資能力的必然指標。如果要證明投資決策正確與否,首先,我們需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和毅力長期堅持自己的立場,而不是盲目效仿他人。

 

就像馬克斯所說的那樣,“如果你在公交車站等的時間足夠長,你肯定能趕上公交車。但如果你從一個公交車站跑到另一個公交車站,你可能永遠也趕不上車?!?/p>

 

彼得·林奇:下跌正是好機會,去撿那些被丟下的廉價貨”


和普通投資者一樣,彼得·林奇也曾在市場下跌時對未來宏觀經(jīng)濟走勢憂心忡忡。

 

1988年的巴倫投資圓桌會議,恰逢1987年10月美股暴跌1000點的兩個月后,彼得·林奇說:“我們對于未來的憂慮達到了極點?!?/p>

 

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主流媒體的報道中充斥著“經(jīng)濟衰退”“預算赤字”“海灣戰(zhàn)爭”等等負面消息……彼得·林奇也和其他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憂慮,但投資直覺卻不斷提醒著他:“投資者競相瘋狂拋售,使得很多股票驚人地嚴重低估。”

 

于是,他開始在自己管理的賬戶中增持股票,等到1991年,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上漲了30%,道瓊斯指數(shù)上漲了25%,小盤股更是上漲了60%。事實證明,敏銳的直覺和驚人的勇氣使他成功捕捉到絕佳的投資機會。

 

從長遠來看,“股市下跌就像科羅拉多一月的暴風雪一樣平?!?。而在市場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中,彼得·林奇逐漸意識到,如果投資者有所準備,市場下跌或許不是壞事。相反,它為我們提供了機會,去撿那些慌忙逃離風暴的投資者丟下的廉價貨。

 

市場下跌時我們會本能地恐懼,但是,千萬別讓恐懼廢棄了我們的勇氣。